文明鄉風是鄉村振興的精神動力,村規民約是推進文明鄉風建設的重要工具。近年來,鹽池縣王樂井鄉將村規民約作為加強基層群眾自治的基本原則。致力于提升鄉風民風,美化人居環境,從而不斷增強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回想過去,我的父母結為連理,沒有豪華的彩禮,只有幾床手工制作的棉被,卻滿載著幸福與希望。而今,一些家庭過分重視彩禮分量,這實際上偏離了婚姻的本意。孩子的幸福,才是我們最終的追求……”1月22日,在王樂井鄉官灘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一場名為“身邊人講身邊事”的移風易俗主題宣講活動正在進行。
官灘村堅持用榜樣引領、典型示范,組建了一支由“領導干部、道德模范、優秀鄉賢、致富帶頭人、優秀青年人才”等構成的移風易俗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精心打造移風易俗館,積極開展移風易俗、整治高額彩禮、規范紅白理事、政策解讀等宣傳活動,逐步形成眾多“典型典范”近在咫尺、就在身邊的真實案例,凝聚各方力量,有效推動文明實踐工作向縱深發展。
官灘村黨支部書記王生兵說:“我們村利用‘我們的節日’等重要時間節點,舉辦群眾宣講會、廣場舞表演等各類文藝活動,移風易俗已經成為我村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民風需正,村規先行。王樂井鄉曾記畔村利用“線上線下”兩大平臺,大力推廣“村規民約+移風易俗+積分銀行+道德紅黃藍榜”,激發移風易俗的新活力。同時,開展“好婆婆”“好兒媳”“美麗庭院”等“六個先鋒”評選活動,以榜樣激發內在動力,引導周邊群眾積極參與鄉村振興。
王樂井鄉還將理論宣講、典型表彰、道德講堂三項活動作為推進移風易俗的有效手段和倡導文明新風的生動課堂,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群眾喜愛的形式,使群眾樂于傾聽、易于理解、記憶深刻、積極踐行,促進移風易俗文明新風真正深入人心。(記者 馮榮)